一、任务来源
本项目任务来源为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2年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是企业根据省级计划总结施工经验、改进施工工艺、创新施工方法而形成的施工技术。
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该技术适用于抗震烈度不大于8度的有梁板的装配式叠合板施工。本技术是在叠合板在安装过程中采用专用定位装置,首先在叠合板吊装之前在粱内安装专用定位装置,通过螺旋杆件调整专用定位装置的长度,使其适应不同的梁宽,根据施工定位轴线对专用定位装置进行调整,专用定位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凹槽,叠合板吊装时将两侧卡入凹槽即可实现对叠合板的精确定位。叠合板的专用定位装置,装置由叠合板定位卡件、长度调节杆件、连接定位卡件组成,通过定位装置与粱模板的连接固定,使叠合板定位卡件的空间位置位于要安装叠合板的边缘处,实现限制叠合板空间位置,实现对叠合板的精确定位的功能。系统化应用装配式综合管理方法,从生产加工至运输吊装再到成品保护全方面加强管理,从全过程严格控制生产及安装精度,保证叠合板的精确定位。
三、性能指标
提高叠合板安装位置准确度施工技术中专用定位装置加工精度小于3mm,安装定位精度小于5mm,定位卡件、长度调节杆件、连接定位卡件都具备一定的强度,定位卡件壁厚不小于2mm,长度调节杆件采用Ф12对拉螺栓,连接定位卡件采用对拉螺栓配套螺母,强度满足施工要求。装配式综合管理方法,从生产加工至运输吊装再到成品保护全方面加强管理,安排专人进行叠合板施工全过程管理,梳理施工中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利用头脑风暴、专项生产会议等多种方式从全过程严格控制生产及安装精度,保证叠合板的精确定位
四、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
发明应用专用定位装置,通过专业工具对特殊、关键部位施工工序进行限制,保证施工质量,首先在叠合板吊装之前在粱内安装专用定位装置,通过螺旋杆件调整专用定位装置的长度,使其适应不同的梁宽,根据施工定位轴线对专用定位装置进行调整,专用定位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凹槽,叠合板吊装时将两侧卡入凹槽即可实现对叠合板的精确定位。叠合板的专用定位装置,装置由叠合板定位卡件、长度调节杆件、连接定位卡件组成,通过定位装置与粱模板的连接固定,使叠合板定位卡件的空间位置位于要安装叠合板的边缘处,实现限制叠合板空间位置,实现对叠合板的精确定位的功能。系统化应用装配式综合管理方法,从生产加工至运输吊装再到成品保护全方面加强管理,从全过程严格控制生产及安装精度,保证叠合板的精确定位。
五、成果创新性、先进性
创新发明了叠合板的专用定位装置,装置由叠合板定位卡件、长度调节杆件、连接定位卡件组成,通过定位装置与粱模板的连接固定,使叠合板定位卡件的空间位置位于要安装叠合板的边缘处,实现限制叠合板空间位置,实现对叠合板的精确定位的功能。提高叠合板的施工精度,降低叠合板的施工难度,减少叠合板的吊装成本。系统化应用装配式综合管理方法,从生产加工至运输吊装再到成品保护全方面加强管理,从全过程严格控制生产及安装精度,保证叠合板的精确定位。
六、作用意义
利用专用的定位装置对叠合板吊装位置的精确定位,通过应用装配式综合管理方法保证了叠合板在生产、施工过程中的准确度,提高了叠合板施工质量,减少了吊装和返工成本,降低了叠合板的废品率,节省了叠合板的生产原材和吊装机械能源。有利于装配式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叠合板安装位置准确度施工技术”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为同类型施工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施工技术,充分体现了建筑科技发展以项目实体为依托的示范作用,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肯定。同时成果的应用也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提高企业科技管理水平和工程建设质量,能为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与推广提供有力的依据。此技术已作为企业工法及作业指导书在本公司内部推广应用,以更好的指导今后的工作,提高叠合板安装的施工质量及效率。在已应用的工程案例中质量专项检查合格率达到了100%,综合质量评价均为优良,自工程交付至今无质量投诉,工程回访业主均非常满意。
七、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提
适用于各类有梁板的叠合板施工,叠合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叠合板的安装位置不精确,将会对结构的安全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科技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为同类型施工开创了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肯定。已作为企业工法及作业指导书在本公司内部推广应用,以更好的指导今后的工作,提高叠合板安装质量及效率。本项目在研发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和工艺将进一步填补了我国该项施工技术的空白。提高了叠合板施工质量,减少了吊装和返工成本,降低了叠合板的废品率,节省了叠合板的生产原材和吊装机械能源。有利于装配式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针对提高叠合板安装位置准确度技术仅仅是在生产和施工方面进行了相对应的研究,并没有在叠合板的全过程进行相应的技术突破,下一步我们将对叠合板的生产、养护、存储、运输、吊装、成品保护等全过程进行相应的技术研究,希望将提高叠合板安装位置准确度技术进行全方位的提升。
一、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提
适用于各类有梁板的叠合板施工,叠合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叠合板的安装位置不精确,将会对结构的安全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科技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为同类型施工开创了一种新的施工方法,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肯定。已作为企业工法及作业指导书在本公司内部推广应用,以更好的指导今后的工作,提高叠合板安装质量及效率。本项目在研发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和工艺将进一步填补了我国该项施工技术的空白。提高了叠合板施工质量,减少了吊装和返工成本,降低了叠合板的废品率,节省了叠合板的生产原材和吊装机械能源。有利于装配式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通过利用专用的定位装置对叠合板吊装位置的精确定位,通过应用装配式综合管理方法保证了叠合板在生产、施工过程中的准确度,提高了叠合板施工质量,减少了吊装和返工成本,降低了叠合板的废品率,节省了叠合板的生产原材和吊装机械能源。有利于装配式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我公司针对此类施工技术的特点,通过专家研讨、技术创新,总结形成了提高叠合板安装位置准确度施工技术,成功提高了叠合板安装准确度,保证了装配式工程的施工质量。该项施工技术已通过了国内科技查新,保证了本项施工技术的真实和准确性。该技术适用于抗震烈度不大于8度的有梁板的装配式叠合板施工。本技术是在叠合板在安装过程中采用专用定位装置,首先在叠合板吊装之前在粱内安装专用定位装置,通过螺旋杆件调整专用定位装置的长度,使其适应不同的梁宽,根据施工定位轴线对专用定位装置进行调整,专用定位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凹槽,叠合板吊装时将两侧卡入凹槽即可实现对叠合板的精确定位。叠合板的专用定位装置,装置由叠合板定位卡件、长度调节杆件、连接定位卡件组成,通过定位装置与粱模板的连接固定,使叠合板定位卡件的空间位置位于要安装叠合板的边缘处,实现限制叠合板空间位置,实现对叠合板的精确定位的功能。系统化应用装配式综合管理方法,从生产加工至运输吊装再到成品保护全方面加强管理,从全过程严格控制生产及安装精度,保证叠合板的精确定位。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针对提高叠合板安装位置准确度技术仅仅是在生产和施工方面进行了相对应的研究,并没有在叠合板的全过程进行相应的技术突破,下一步我们将对叠合板的生产、养护、存储、运输、吊装、成品保护等全过程进行相应的技术研究,希望将提高叠合板安装位置准确度技术进行全方位的提升。